—观爱尔兰踢踏舞有感 享受着潍坊爱心义工的特殊待遇,怀着无比感恩和自豪的心情我们坐到了座位的中间位置。因《大河之舞》而结识爱尔兰踢踏舞,其欢快奔放、整齐划一的跳跃和脚尖的美感带给人们的是前所未有的震撼。然而,这次我不想说灯光的绚烂、舞台的夺目,也不想说舞姿的优美、演出的感染,此起披伏的掌声和哨响证明了演出无疑是成功的。然而,在激情的背后,试想我们的观众是合格的吗? 其实说来很惭愧,因为自己作为一名观众可能还不是很合格,或者说刚刚意识到某些东西,却还是忍不住吐露下心声。 舞台上精彩纷呈似乎赶不上舞台下的人来人往,哪个更热闹?开演半小时,却还有很多新进的观众,带着孩子,成群结队。每次引导员都耐心细致地把观众引领到自己的座位上,却看不出大家丝毫的歉意或愧疚之感。或许是家里有急事、或许路途太堵,这些都可以理解,那么可否在门口稍等一下,在一幕结束灯光黑暗的时候悄悄进来?或者进的时候可否不要那么大张旗鼓、热情洋溢? 再谈演出中间的解手问题。不可否认,人的基本需求是不能压抑的,特别是带着孩子的家长们,观看演出事小,憋坏孩子事大。可是,当您一遍遍领孩子出去方便的时候可否想想台上的演员是否会受到影响?可否考虑台下的观众是否受到打扰?能否在演出开始前领着孩子先方便下?能否在演出过程中告诉孩子少喝水,演出后不能随便走动?再退一步讲,中间出去也没问题,可否带着孩子悄悄地进,悄悄地出? 最后,谈谈拍照问题。绚丽的演出不能留下永久的纪念真是一大遗憾,于是我们耐不住性子的某些观众就无视某些规定,暗自瞄准时机搞起了偷拍。可是,负责任的引导员每次都要到这位拍摄者前善意地提醒下。一来,整个排的观众因为引导员的进入都要受到影响,二来频频冒出闪光灯大有喧宾夺主把台上的风头盖住之势,这怎么能让演员们安心演出?忍一忍自己的冲动,考虑一下其他人的感受,很难吗? 很多发达国家观众素质相当高,对演出是相当尊重的,对演员更是。在演出中看不到随便乱走的观众,看不到任何闪光灯的影子,安静的群众,持久而热烈的掌声显示了他们文明的素养。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文化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对文化的尊重则主要体现在群众或者说观众的素养上。对演员的尊重、对举办方的尊重,就是对文化的尊重,就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提高城市的文明就从我们观众做起吧! 2014年6月19日
|